品牌出海:品牌资产全球化沉淀,突破增长瓶颈

专注跨境电商品牌企业增长,聚焦企业出海增长难点与发展路径,量身定制本地化,成本友好,全链路的企业级跨境解决方案,助力商家领航全球市场,激发收入可持续增长

目录

60万+商家共同选择

领先行业的智慧建站系统,快来开启14天免费试用吧!

立即注册

SHOPLINE  建站|流量|复购
全链路解决方案,14天免费试用,无负担开启您的独立站业务

品牌出海:品牌资产全球化沉淀,突破增长瓶颈

SHOPLINE
10.23.2025

一、什么是品牌出海?从国内品牌到全球拓展的路线

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,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意识到:“仅仅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,并不足以实现长期增长”。因此,“品牌出海”成为许多品牌的战略选择。那么,什么是「品牌出海」?

品牌出海是指品牌通过跨境渠道、国际市场营销、海外本地化运营等方式,将品牌从国内市场拓展至境外,建立品牌影响力、用户忠诚度、数据资产与全球化供应链。与传统“出口商品”不同,品牌出海强调的是“品牌价值”、“品牌认知”和“消费者关系”在海外的积累。

1. 品牌出海的定义与核心逻辑

品牌出海并不仅是把产品“卖到海外”,而是将品牌理念、设计、用户体验、服务、渠道系统“输出”到海外,从而在海外市场建立属于品牌自身的资产。其核心逻辑如下:

  • 国内市场饱和 → 出口是起点 → 品牌化是升级;

  • 用户数据、品牌忠诚度、自有渠道成为新竞争力;

  • 建立全球供应链与服务体系,实现“全球品牌”。

2. 品牌出海 vs 出口商品:品牌化的重要性

传统出口模式常常依赖代工,产品同质化严重,难以形成品牌溢价。而品牌出海模式强调:

  • 品牌标识、设计语言、用户体验;

  • 自主定价、控制渠道、积累用户;

  • 长期关系管理(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LTV)而不仅仅是单次交易。

因此,在“跨境电商销量红利减弱”的背景下,品牌化成为未来出海的主战场。

二、品牌出海趋势分析

品牌出海不是空口策略,而有大量数据支持其趋势。以下引用若干报告与公开数据,帮助我们洞察趋势、机会与挑战。

1. 中国品牌全球化现状与信任度变化

据 Ipsos 发布的《2024 Global Trust Index of Chinese Brands》报告显示:在全球 20 个市场中,中国品牌的整体海外信任度相比 2021 年已提高约 14 个百分点。36氪 

这一数据表明,中国品牌在海外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正在改善,从“低成本代工”形象逐渐转变为“高性价比+创新品牌”。

2. 出海市场、投资与增长趋势数据

  • 根据 Deloitte 中国发布的报告,2024 财年(截至 5 月 31 日)超过 2,000 家中国企业在 96 个国家开展国际化业务扩张。China Daily+1 
  • 官方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前十月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 36.02 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5.2%;其中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达约 15.2%。China Briefing 
  • 在汽车行业,来自 BYD 等中国品牌数据显示,2025 年 5 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从 2.9% 跃升至 5.9%。jato.com+1 

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事实:品牌出海不仅是趋势,也正在由“数量扩张”转向“品牌化升级”。

3. 出海所面临的挑战与市场障碍

尽管机会巨大,品牌出海仍面临多重挑战。根据 CEIBS 的研究,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中面临三个关键障碍:贸易摩擦、法律合规、品牌认知与文化差异。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+1 

此外,「品牌渗透(brand penetration)」与「文化本地化(brand acculturation)」被学术研究视为品牌国际化必须具备的两大能力。

SHOPLINE Enterprise
打破增长边界,连接全球消费者

高度定制化、可扩展、低成本的企业级跨境解决方案,助力中大型品牌商家加速全球扩张,实现无边界增长

联系专业顾问

三、中国品牌出海案例盘点

案例 1:BYD(比亚迪)

BYD 成立于 1995 年,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制造商。从传统电池业务起家,近年来积极布局电动汽车(EV)及插电式混合动力(PHEV)市场。

BYD 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。根据 JATO Dynamics 的数据,2025 年 5 月中国车品牌在欧洲 28 个市场新车注册达 65,808 辆,市场份额从 2.9% 跃升至 5.9%。其中 BYD 在同月同比增长达 397%。fleetnews.co.uk+2jato.com+2 

更早在 2025 年 4 月,BYD 的纯电动车销售在欧洲首次超越 Tesla,成为一个标志性突破。govt.chinadaily.com.cn+1 

 其策略关键包括:以相对较低价格进入欧洲市场(例如入门车型定价更具竞争力)、并迅速推进海外本地化工厂规划以规避关税与提升服务响应。

  • 价格 + 技术双重优势:以有竞争力的车型定价和成熟的电池/动力系统赢得市场。

  • 本地化运营布局:提前准备海外工厂或合资、加强品牌在当地的服务体系。

  • 坚定品牌输出:从“中国产造”向“全球品牌”转变,提升品牌认知。

案例 2:SHEIN

SHEIN 成立于 2008 年(原名 SheInside),总部位于中国,后搬至新加坡。主打快时尚、超低价、快速供应链。
SHEIN 以“快速反应供应链”为核心,做到新款从设计到上线仅 5–7 天。Cross-Border E-commerce Magazine+1 它积极在欧美、拉美等市场扩张,并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站点与仓储。其在西班牙市场加强本地化合作,平台上已有近 70 个本地品牌入驻。SHEIN Group  不过,也面临政策与合规挑战,如欧盟、美国对低价包裹税免政策调整、数据隐私监管升级。Le Monde.fr+1

  • 供应链敏捷:以极快上新速度占领“潮流”与“快消费”赛道。
  • 全球化物流与平台布局:早期便覆盖超过 150 个国家。Le Monde.fr 
  • 本地化合作:在目标国家深度与本地品牌、零售渠道协作。

案例 3:MINISO(名创优品)

MINISO 创立于 2013 年,是一家主打“高性价比生活用品”的中国连锁零售品牌。
它采用“轻资产”国际扩张模式,通过加盟与合作快速进入海外市场。截至近年已覆盖多个国家。其模式在品牌出海中具备典型代表性:通过统一品牌形象、优化产品供应链、控制成本、快速开店。Cross-Border E-commerce Magazine

  • 标准化体系:统一视觉、统一产品定位,便于复制。

  • 加快扩张:通过加盟/特许模式迅速铺开。

  • 连锁运营与品牌认知:在海外形成“高性价比日用品牌”印象。

案例 4:Roborock(石头科技)

Roborock 成立于 2014 年,是一家以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主的中国智能家居品牌。
其产品通过线上直销与平台电商结合,针对欧美市场强调“性能 + 价格优势 +本地售后服务”。其走出中国的路径体现了“中国产品+品牌+全球服务”的融合。Cross-Border E-commerce Magazine

  • 产品硬实力为基础:通过技术与功能突破赢得用户信任。

  • 渠道多元化:官方网站 + 电商平台 +国际物流组合。

  • 品牌定位清晰:强调智能生活与性价比。

案例 5:POP MART(泡泡玛特)

POP MART 成立于 2010 年,是中国领先的潮玩(集换式玩具)品牌。
根据公开数据,其约 40% 的销售来自海外市场。Cross-Border E-commerce Magazine 品牌透过“盲盒”文化与社交属性在海外年轻群体中取得成功。其出海模式包含线下零售与官方跨境电商站点。

  • 文化内容驱动:潮玩迷文化 + 全球社群传播。

  • 品牌差异化:拟人化、收藏机制增强用户粘性。

  • 海外渠道布局:线上+线下结合,快速触达多国年轻受众。

案例 6:Xiaomi(小米)

Xiaomi 成立于 2010 年,是中国知名智能手机和生态链产品品牌。
小米的出海脚步较早,进入印度、欧洲多个市场,通过“高性价比 +本地化服务”取得市场份额。其生态链产品(如电视、家居智能设备)也同步布局海外。其出海经验体现了硬件+生态+品牌组合。

  • 品牌超越单品:打造智能生态系统提升用户黏性。

  • 本地化策略:针对印度、欧洲等市场调整产品与服务。

  • 社群营销与粉丝经济:以“米粉文化”为品牌传播引擎。

案例 7:Haier(海尔)

Haier(海尔)是中国知名家电品牌,成立于 1984 年,总部位于山东青岛。多年来,海尔通过智能家电与全球化布局,成为世界级白家电制造企业。

海尔早期即重视出口和海外制造,2006 年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(GE Appliances),使其迅速获得了北美市场渠道与品牌影响力。该并购不仅是单纯的产品出口,更是“品牌直接介入当地市场”的典型。通过本地化生产、服务与渠道,海尔在北美建立了稳定的品牌认知。
在其他海外市场,海尔也采用“在地生产 + 本地化服务”的战略,例如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,在东南亚建设工厂与售后网络。其“智能家居全屋解决方案”逐步转化为品牌输出而不仅是产品输出。

  • 并购+渠道切入:借助并购当地成熟品牌迅速获得市场入口。

  • 本地化运营:生产、售后、研发在目标市场落地,增强信任。

  • 品牌升级:由“家电制造”向“智能家居解决方案”转型,提升溢价和品牌力。

案例 8:Li-Ning(李宁)

Li‑Ning(李宁)成立于 1990 年,由中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创立。近年来,李宁通过“国潮”文化与设计创新,成功转型为潮流运动品牌。

李宁在国内重塑品牌形象之后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其在 2018 年纽约时装周亮相,带有“中国风”元素的设计获得国际媒体关注。其品牌由单纯运动服饰转向设计导向,使其在海外目标市场与西方运动潮牌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在东南亚、欧洲等市场,李宁通过与本地零售商合作、线上跨境渠道启动品牌曝光,再结合线下体验店,逐步建立品牌认知。其重点在于“文化输出 +设计语言”而非单纯“价格战”。

  • 文化自信与差异化:坚守“中国元素”但结合国际潮流设计。

  • 体验渠道同步:线上跨境起步 + 线下体验店布局。

  • 品牌定位升级:从大众运动转向潮流设计,吸引年轻国际消费者。

案例 9:Perfect Diary(完美日记)

Perfect Diary(完美日记)是中国快速崛起的彩妆品牌,成立于 2017 年,主打年轻女性市场,强调“无限可能”的品牌理念。

根据研究,完美日记在海外广告中将“东方美妆”与“剧情式短视频”结合,通过 YouTube、Instagram 等平台在海外市场推广。EWA Direct  其出海路径包括: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东南亚市场,之后借助社交媒体种草与KOL合作,强化品牌认知。虽然在欧美尚未大规模进展,但在新兴市场已快速积累用户。

  • 社交媒体种草机制:利用短视频平台强化品牌传播。

  • 产品本地化:结合目标市场肤质、审美偏好作调整。

  • 快速上新与视觉营销:借助“国货崛起”潮流,提升海外关注度。

案例 10:Urban Revivo(UR)

Urban Revivo(UR)是中国快时尚品牌,2006 年成立,总部于广州。常被比作中国版 Zara,其产品定位为时尚、价位中等。

据 Financial Times 报导,Urban Revivo 在伦敦开设大型旗舰店,并明确将伦敦、纽约视为“全球化枢纽市场”。金融时报 

其策略包括:在全球时尚中心设立门店,增强品牌在国际环境中的可见度;同时其在海外产品线与本地设计团队合作,以更贴合西方消费者品味。

  • 地标式门店布局:在全球时尚城市建立品牌存在感。

  • 全球化定位:明确走“国际品牌”路径,而非只局限中国市场。

  • 运营模式优化:结合中国快速反应供应链 + 国际零售经验。

四、品牌出海怎么做?

如何将“想出海”变成“成功出海”?以下是一套系统实施逻辑,结合 DTC 独立站模式,特别说明 SHOPLINE 的落地应用。

1. 出海品牌的启动流程

  • 市场调研:通过 Google Trends、SimilarWeb 分析目标国家用户需求与竞争环境;

  • 品牌定位:明确品牌调性、差异化卖点、目标用户;

  • 渠道选择:平台型(如 Amazon、Shopee)或独立站(DTC)模式;

  • 合规与供应链搭建:包括当地法律、物流、支付、售后体系;

  • 营销执行:本地化广告、社群运营、内容种草、KOL 合作;

  • 数据反馈与优化:通过 CRM、会员体系与用户数据持续提升。

2. 为什么越来越多品牌选择 DTC 独立站?

  • 品牌自主:掌握品牌与用户数据不受第三方平台限制;

  • 利润更高:无需抽佣、可控制渠道成本;

  • 长期可持续:积累品牌资产与粉丝价值;

  • 营销自由:可灵活设置活动、会员体系、自主运营。

3. SHOPLINE 独立站在品牌出海中的角色与流程

作为亚洲领先的独立站建站平台,SHOPLINE 为品牌出海提供多项关键能力:

  • 多语言、多币种支持;

  • 跨境支付、物流接口一体化;

  • 模板式建站、拖拽编辑,无需技术背景;

  • 营销工具整合:SEO 优化、Facebook/Google 广告接口、会员系统。
    流程大致为:注册 → 模板选择 → 商品上架 → 支付/物流配置 → 营销投放 → 数据回流优化。

4. 出海品牌运营要点:选品、定位、营销、物流、合规

  • 选品:优选有差异化、符合目标市场文化、且具备全球物流优势的产品;

  • 品牌定位:结合目标国家文化语境、本地化调性;

  • 营销:以内容+社交+KOL 为核心,增强品牌话题感与信任感;

  • 物流与仓储:采用海外仓、目的地派送、退货便捷方案;

    合规:遵守当地法律法规、税务政策、知识产权保护。

五、品牌出海成功的关键因素

品牌出海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一个长期品牌建设过程。成功的品牌出海需要:

  • 明确品牌定位与目标国家;

  • 以数据为驱动力,持续迭代;

  • 兼顾渠道与自主品牌(平台+独立站并行);

  • 提升品牌在海外的信任度与忠诚度。

中国品牌正处在从“制造”向“品牌”的关键升级期,出海不是选项,而是必然。借助 DTC 模式与 SHOPLINE 等工具,品牌有机会真正走向全球。

如果您在店铺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,请随时与SHOPLINE支持团队联系,或者在「帮助中心」查找教程

*如有SHOPLINE功能使用感受或需求建议,快点击「功能反馈」告诉我们吧!

常见问题